1.5K
按讚加入粉絲團
多數的人過於兩極,認為拒絕孩子的需求,就會影響他的自由心智發展,所以選擇跟孩子當朋友尊重孩子,應該順從孩子。也因為討厭過去權威式的教育,不希望孩子們在恐懼中長大,失去了自我,在教養過程中變得非常兩難。既想要選擇「尊重孩子」,卻沒有習得「正確的尊重教育、情緒教育的引導方式」,任由孩子的失當行為不制止、甚至經常看見有些孩子在公共場所奔跑、爬上爬下不顧安全、打罵咆哮大人、作勢要大人好看等等,而這些爸媽或爺奶的解讀是:「他還小,很正常!」。
在捷運上博愛座,有個媽媽帶著約莫兩歲的小男孩,小男孩沒坐在位置上,而是爬上博愛座,企圖在爬上旁邊的欄杆,我請媽媽要留意他的行為安全並且請孩子下來,媽媽回答我:「他還小啊,制止他幹嘛?」
所有人的心中認為孩子還小,是一種脫罪之詞、還是認知不夠?孩子小代表的是你認為他幼稚、學不會,還是你可以不教養?對於「孩子小」的定義,在教育上不是不用教養,而是你必須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需要花更多的歷程與時間、需要用符合孩子年齡發展的教育方式教養。
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是正常的機制,每一個人在遇到不同情境時,會因應過去不同的經驗而提取出保護自己的方式,這是身體的本能。首先要能接受你與孩子都會出現情緒反應,也能知道自己的立場。
父母對於孩子的立場,應該是「我理解你有情緒,但是我們必須要一起疏通並且用對的方式表達」。
當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先理解他是不舒服還是不開心、不順心?是遇到了挫折,還是需要被同理、需要被幫助。
孩子的溝通以及語言經驗不多,哭鬧是最直接也最快的方式。
遇到孩子有情緒,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立場
當爸爸媽媽可以用一種「我願意一起幫助你走過這次的情緒」,這樣的立場時,就不會因為孩子的情緒漲落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這一點是相對重要的。
孩子小不是應該順著他、縱容他,而是正向溫和的引導他,許多爸爸媽媽的束手無策,只是不想當壞人。
策略:順著他的情緒與口語,但是告訴他可以的選擇,而不是放任它發展。
情緒本來就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加上台灣的教育當中甚少花時間進行自我情緒的覺察與了解,當孩子的情緒沒有辦法得到同理理解、甚至於引導舒緩,而爸媽束手無策之後,就只能順著孩子的情緒張牙舞爪,加上現今許多孩子的情緒學習來自於誇張的影片、過於聳動的新聞事件動作等等,如果未加以引導或討論、甚至利用繪本、情境再做不斷引導,進而將溝通以及情緒關係建立在對的情緒策略與習慣當中,很容易到處都有劍拔弩張的孩子,以及跪地求饒的父母。
策略:
1.接受孩子的情緒與好奇、甚至崩潰。但不是縱容,必須要有下一步作法。
2.不是壓制他,而是順著他的情緒給他合宜而且可以的選擇與做法。
3.利用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發展優勢,製造適合他的引導方式。他們的注意力短暫、很容易被其他好奇牽引、需要父母陪同與認同、當作對的時候給予肯定等等。
4.當日的睡覺前,與孩子討論這一天發生的事情以及父母的處理心情。並且給予一起努力的肯定與擁抱。
回到早先的捷運車上的那個孩子:媽媽可以這樣說:「寶貝,你這樣會很危險,車子如果煞車的時候,你會掉下來,而且這個位置不是讓你站起來的!是要給有需要的人坐,如果你不需要,那麼我們要站起來讓給別人做,媽媽要站到另一邊去喔!」
通常,多數孩子的行為,都是順應著父母的堅持度高低而產生的,也許如果媽媽平常都不要求孩子,忽然要這個孩子下來,孩子大哭大鬧,這個媽媽無法處理,會讓媽媽陷入情緒的風暴當中,合理的推測,媽媽可能連自己的情緒都掌控也處理不了。
情緒的教養是一場非常大的學習,間接地可以看見父母自己的情緒調節機制與生長過程中所習得的情緒習慣,進行家庭式的情緒覺察練習,是有必要的自我認識過程。
謝謝您幫我按讚,是我寫文的動力!
走走停停,教學旅行,旅行教學粉絲專頁,最新旅行資訊經常更新唷!
>> 推播新文章、新訊息到你的手機👉:(https://bit.ly/36LsBCE) <<
> 所有出團訊息都在奶茶團長吃喝玩樂FB社團:http://bit.ly/2Q4Z0xo<<
> 加入機票旅行飯店優惠互相傷害社群:https://bit.ly/3dAU8Y8
> 加入奶茶出團討論真奶粉社群:https://bit.ly/37eQaVd
>加我IG看最新旅行動態:https://www.instagram.com/difeny
延伸閱讀
-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缺陷症,藥物治療與經驗分享及豆哥自己的分享轉變歷程
-
特教親子教養。青少年心理評估|身心障礙手冊到期的複診紀錄,十歲~
-
帥醫生的話,媽媽都比較聽得進去!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兩週用藥狀況,利他能用藥紀錄及第二次醫生晤談
-
溫和而堅定的教養到底有多難?談父母的溫柔教養~
-
親子教養|如何教出敢質疑、有批判性思考的孩子,卻不莽撞、勇於建議?
-
親子教養|必要時,讓孩子享受些許的失望~這世界並不完美,但你仍可以選擇有愛~允許他們失敗,是讓他們了解人事物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