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大家都只能留在台灣島內旅行,卻也凸顯出了很多本來就隱藏在檯面下的問題,包括單薄的旅遊概念、不深度的觀光政策、以及用錢推砌出來的短暫觀光推廣,多數人走往國外旅遊之後,也會真的發現台灣的旅遊品質與推廣,有很多的比較、與問題需要有所修正。以下羅列出幾個旅遊業的亂象,作為討論:
>> 推播新文章、新訊息到你的手機👉:(https://t.me/Difeny) <<
>> 所有出團訊息都在奶茶團長吃喝玩樂社團:http://bit.ly/2Q4Z0xo<<
⭕️低價促銷求業績
這是台灣業界、民眾普遍的問題,都要最便宜、都要壓低行情價、甚至只賺那一點點,只為了求生存。不管是長線的旅遊團、或者是短線的飯店業,在僅求生存的時代,可以發出倫敦跟團七天,只要39999元、或者是機加酒到離島住五星飯店,兩天一夜只要2999元。
而低價所帶來的人,只有更多貪便宜心態,那並無法促進任何長尾效益的觀光。
短暫的帶進人潮,沒有辦法促進當地的觀光與帶動經濟。
⭕️走馬看花不深度
台灣的旅遊生態也彰顯了很多現象,包括只重視打卡、只重視表象、只重視到此一遊,包括景點的推介、各地政府也不斷花經費創造出打卡式的地標,一旦某些鄉鎮城市沒有這樣的打卡地標,似乎就不值得旅行了。
再者,台灣的旅行團行程、也似乎就是滿滿的景點,用最短的時間走最多的國家、或者用最短的時間去最多的地方,匆促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打卡之後,就結束一天疲憊的旅遊行程。
對於深度的介紹、深度的體悟、甚至導覽等,都不甚重視。
只是到此一遊,最後都會忘了去哪一遊。整理照片的時候,只會問:這是哪個廟、哪個教堂、哪個城市,絲毫沒有任何旅行的故事與回憶。
⭕️短視近利蛋塔效應
夜市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連鎖式的行銷造成你去哪都可以買到一樣的東西,還只有便宜、或更便宜這樣的分野而已。無法深度而短視近利只為獲取微薄利益的旅遊、或者看見利多時就大發利市地想要提升價格,都是只看重眼前。
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我為什麼要去哪麼多地方?足以見得,教育的不深度、思考沒有邏輯,於是跟蛋塔效應一樣,快速開快速關~
⭕️薪資結構與旅遊價值不對等
台灣的旅遊問題還有一個,飯店的牌價一直居高不下。當然這跟小國有關係。反觀世界上的旅遊房價,誠實地反映出了旅遊的市場經濟!飯店在淡季時的促銷與旺季時的抬高房價都是市場策略,但是對比台灣的薪資結構,台灣雖然安居樂業、治安良好,但是薪資結構太低,導致許多人無法藉由旅遊投資自我生命,在旅遊素質提升上就更沒有辦法有舒暢的發展,於是惡性循環。
當然政府的介入一直不多,這也倒是自由資本市場的狀況呈現了M型的曲線。旅遊價格並沒有誠實地呈現了旅遊的素質與品質,這才是我們值得憂心的。
⭕️一樣商品處處販售、模仿、銷價、做壞市場經濟
那麼那些低價促銷的產品、旅遊品質,羊毛出在羊身上,當你用低價跟團時,當然就會有所謂的進店shopping、自費產品等事件出現,然後惡性循環地相互影響。我們通常只會算計表面價值,但是那些隱形成本一加進去,不見得會比較划算,有時候還會一肚子氣!
如果這些都不是你所想要的,為什麼不剛開始就慎選產品、慎選旅行的品質呢?
當全台灣到處都在賣鳳梨酥,卻沒有賣出什麼名堂或故事來的時候,你永遠都只可能會買到不好吃的鳳梨酥!然後還誤以為台灣沒有好吃的鳳梨酥。
從夜市頭走到夜市尾,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還削價競爭,甚至在7-11、在機場你都還有辦法買到一樣的東西,市場都是自己人做壞的。
⭕️飯店經營策略只求販售、推動觀光只求人數
這也是個短視近利的結果,只求眼前的業績卻沒有理想與夢想。東方人喜歡賺大錢,凡事都以賺大錢為需求,那麼這種競爭之下的飯店經營,沒有故事也沒有溫度,只是住宿一晚的一個空間而已。
推動一個地區的旅遊,當然必須先看需求與人數,但是這不是唯一。如果只是來來來連假一堆人,去去去淡季沒有人,那麼台灣的旅遊只會是看連假吃飯、看台灣旅行社出團人數吃飯的魁儡而已。
國外的深度旅遊,通常挑定一個地區就是五天七天,好好去享受與當地的互動,經營當地才是最好的觀光策略。
我們試想一件事,台灣不大,大多數的旅遊城市景點也都去過,那麼是不是就無法旅行了?
去過了就不用再去了,這是粗淺的旅遊意義,不管去哪裡、是不是去過了,可以不斷地創造互動故事與回憶,才是深度的旅遊文化。
⭕️只有景點與食物,不在意人與經濟的互動
台灣的大多數旅遊大景點,都是有哪些好吃、有哪些好拍,如此而已。當這些消失的時候,這個地方似乎也就失去了旅遊的意義。台灣人最常在FB社團問:有什麼景點可以去?甚至很多旅遊媒體也只推崇那些看起來有賣點、拍起來會讓人羨慕的景緻,當一個地方的天空步道忽然火紅的時候,其他縣市就開始跟著蓋天空步道。當一個地方的彩色房屋開始被瘋狂報導的時候,其他地區就跟著開始幫房屋變色。
這種跟風式、不深度的旅行價值,很難讓人入心,也很難長久,更難讓人二訪三訪。
如果人的價值與感受一直不受到重視,台灣的旅遊品質的確會一直是堪慮的。
那些旅行中與人的互動、給在地的反饋,才是不斷促進當地發展、良好長程觀光的政策,也才是每個人可以在同一個地方、卻創造出不同旅行價值的可能所在。
不應該只是吃喝玩樂加打卡,還有在地的故事、文創、以及互動。這才是一個好的旅遊品質的再現。不是只有把人潮一批一批地從某地轉到某地,然後假日之後又失去了再現的人潮,人的價值如果不能在旅遊或旅行當中被呈現,那麼遲早一個地方只能短暫興盛、或者只能是哪個國家的復刻版本。如何可以讓台灣是台灣,而不是歐洲版的XX、日本版的OO,這是從事旅遊工作者、旅遊推廣者都應該好好思考的。
謝謝您幫我按讚,是我寫文的動力!
走走停停,教學旅行,旅行教學粉絲專頁,最新旅行資訊經常更新唷!
👉訂閱手機推播通知走這裡:https://t.me/Difeny
按讚加入粉絲團延伸閱讀
-
2024.3.4旅思|Be a Traveler. Not a Tourist!
-
聊聊關於「辭職去旅行」這件事,以及關於離開一個超級讓人羨慕的鐵飯碗工作
-
獨旅、一個人旅行,是很寂寞還是很享受?Alone是一種狀態,Lonely是一種心態~不一樣喔~
-
用哪一種方式旅行,跟你怎麼看待自己有關|尊重你心底的聲音、過你想要的生活、走你想走的旅行
-
一個人旅行| 歐洲自助Q&A,你會瘋狂愛上的旅行style….享受吧!一個人旅行~
-
旅思|去你想去的地方,不要有遺憾